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正虚痹的辨证论治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10939

,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腰膝软无力,日久则关节变形,形体消瘦;或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耳鸣如蝉,或失眠多梦,健忘,盗汗,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分析:肾在体为骨,藏真阴而寓元阳,为先天之本。肝在体为筋,体阴而用阳,司全身筋骨关节之屈伸。肝肾同源,肝阴与肾阴互相滋生,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肾阴不足常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亦会使肾阴亏损,痹久伤阴,导致肾水亏虚,水不涵木,筋骨关节脉络失养,则见关节疼痛、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关节变形,行动困难。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则见腰软无力,昼为阳,夜为阴,邪入于阴,正邪相争,故夜重日轻。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头目失于阴精的滋养,故头晕目眩、健忘、耳鸣;阴液不能上承,故咽干口燥。肝肾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失眠多梦,火动精室则遗精;冲任隶属肝肾,肝肾不足则冲任空虚,故月经量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均为阴虚有热之象。

肝肾阴虚证可见于骨痹、肾痹、筋痹、肝痹、脉痹、心痹等病。

本证同风湿病中常见的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虽都有骨蒸潮热、失眠盗汗、舌红无苔等阴虚表现。但因病机不同,临床主症各异,可供辨别:气阴两虚证还有气短、自汗、浮肿、便溏等心脾肺气虚的症状;阴阳两虚证除阴虚证外尚见关节冷痛、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等肾阳虚损、命门火衰的表现;而本证却无气虚或阳虚的临床见症,故不难区分。

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大造丸加减。

紫河车9g  龟板15g  熟地24g  天冬12g  麦冬12g  黄柏9g  杜仲12g  牛膝15g  老颧草30g

本方适用于风湿病日久,出现五心烦热、口干咽痛、齿衄肌衄、形羸肌瘦、舌红脉细等肝肾俱损、阴虚水亏诸证。方中用紫河车大补先天亏损;以龟板、熟地、天冬、麦冬补水以配火,黄柏直折肾中阴火,使水火得以平衡;杜仲、牛膝壮筋骨以通脉络,治腰膝软。诸药相伍,共奏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功。

临床尚可选用大补阴煎、六味地黄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