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9237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清热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30g 生地24g 丹皮15g 赤芍15g 忍冬藤45g 栀子9g
本方清热养阴,凉血化瘀。方用水牛角为主药,重在清热解毒凉血,配以生地养阴清热,壮水制火,佐以丹皮、赤芍旨在加强清热凉血化瘀。诸药合用,实为治疗热毒入营血之主方。若有毒盛发斑可加玄参、银花、大青叶等则疗效更佳。
临床尚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四妙勇安汤。
11.寒热错杂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肿胀,自觉局部灼热,关节活动不灵,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全身畏风恶寒,脉象紧数,舌苔黄白相兼;或关节红肿热痛,伴见结节红斑,但局部畏寒,喜热,遇寒痛增,苔黄或白,脉弦或紧或数;或关节冷痛,沉重,局部喜暖,但伴有身热不扬,口渴不喜饮;或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逢寒更甚,局部畏寒喜暖、变形,伸屈不便,伴午后潮热,夜卧盗汗,舌质红,苔薄白;或寒痹症状,但舌苔色黄;或热痹表现,但舌苔色白而厚。
分析:寒热错杂证候的出现,取决于人体的阴阳偏盛与病邪之属性。素体阳虚,阳虚则阴盛,故平日即有畏寒、肢冷、喜暖等寒象表现,当其肌肤经脉被外来湿热之邪痹阻,则又见关节红肿热痛等热痹症状;反之,阴虚阳亢之体,素日已有午后潮热,夜卧盗汗、口干舌红少苔等虚热之象,如受风寒湿邪侵袭,则气血凝滞,血脉受阻,而又见关节肌肉冷痛、拘急、伸屈不利,局部畏寒喜暖等痛痹表现;或外感风寒湿邪之行痹、痛痹、着痹失治、误治,蕴于肌肤筋骨,均可渐进郁而化热,寒邪部分化热、部分未化热;或热痹初期未能治愈,渐伤阳气等,均可出现寒热错杂之证。
本证临床表现热重寒轻时,应与风湿病中常见的湿热痹阻证及热毒痹阻证作鉴别:湿热痹阻证及热毒痹阻证,多见于素体阳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人,感受外邪,湿热流注关节肌肉,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不能屈伸,或结节红斑,局部喜冷恶热等热象。热毒痹阻证,则火热之邪炽盛,关节肌肉痛如火灼,不可触按,同时全身发热症状突出;湿热痹阻证,多兼有身热身重、汗出、口渴不欲饮。二证皆见舌红苔黄(后者为深黄),一派正盛邪实之实热表现,没有丝毫寒象可见,而且发病急,邪热已侵及内脏。
寒重于热时,因寒象表现突出,当与寒湿痹阻证相区别。寒、湿均为阴邪,其性凝滞、重浊,经脉阻塞较甚,故肢体关节肌肉胀痛剧烈,有如针刺,痛有定处,逢寒痛增,日轻夜重,不可伸屈,痛处皮肤不红,肌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