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9236
临床尚可选用银翘散加减(《温病条辨》)。
8.湿热痹阻
症状: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疼痛、重着,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溲黄,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湿热痹阻证多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热为阳邪,阳盛则热,故见发热、烦而不安、溲黄、舌红之象。湿为阴邪,重着粘腻,湿盛则肿,湿热交阻于经络、关节、肌肉等处,故关节肌肉呈局部红肿、灼热重着;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骨节屈伸不利;湿热交阻于内,故虽口渴而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所致。由于湿热互结,胶固难解,其病多呈缠绵之势。
本证常见于热痹、脉痹、痹。
本证与热毒痹阻证、寒热错杂证、肝肾阴虚证等都见有热象,但病机不同,主症有别,应予辨识:热毒痹阻证,因热邪而生毒,热毒壅盛,痹阻经络,以壮热烦渴,甚或神昏谵语,关节红紫等为主症,而本证无全身或局部热毒的证候;寒热错杂证,乃寒热之邪交错,痹阻经络,以肢体关节红肿热痛,遇寒痛甚或局部冷痛,触之反热为特点,而本证无寒象见症;肝肾阴虚证,乃虚热证候,本证属实热证,临床不难鉴别。
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方药:宣痹汤加减。
防己12g 晚蚕沙9g 薏苡仁30g 赤小豆12g 连翘9g 栀子9g 滑石18g 甘草3g 桑枝30g
方中以防己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晚蚕沙、薏苡仁、赤小豆祛除水湿,疏利经络;连翘、栀子、滑石增强清热利湿之效。本方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多用于湿热痹阻证中湿偏胜的证候。热重于湿者,加知母、石膏;湿胜于热,可加苍术、萆;风胜加羌活、防风、海桐皮;亦可酌加秦艽、桑枝、牛膝、威灵仙等以通络止痛。
临床尚可选用白虎加苍术汤、当归拈痛汤、二妙散加味。
9.风湿热痹阻
症状: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重着、局部灼热红肿、或有热感、痛不可触,遇热则痛重,得冷稍舒。伴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溲黄,或有恶风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浮数。
分析:风湿热痹阻证多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风性善行,故疼痛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