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痰瘀致痹机制与辨证论治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7/31  浏览次数:8679

水自消”,故有“痰瘀同源”、“痰瘀相关”之说。所以痰瘀同病、痰瘀胶阻常是“顽痹”之重要的病理基础,在诊治顽痹时,见痰勿忘瘀,见瘀勿忘痰,痰瘀并治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5]

痰瘀所致的痹病的形成有病程久暂、轻重程度、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等不同,所以临证必须从痰、瘀的多寡、病性寒热、虚实偏盛几方面辨清其具体痰瘀证候。痰瘀所致的痹病基本治则是祛痰化瘀,病机以血瘀为主的痹病,治以活血化瘀并兼祛痰通络,病机以痰浊为主的痹病,治以祛痰通络并兼活血化瘀。除痰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原因或病理变化者,则需将祛痰化瘀治法按具体情况配合其他治法,才能更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痰瘀所致的痹病[7]

小结

痰浊瘀血形成之广泛及其复杂多变之特性,说明其为病之难辨难治性,痰浊瘀血之为病,初则未必兼夹,然久则痰病累血、血病累痰,临床即使未出现痰瘀兼挟胶阻之象,也应考虑其发展之趋势,防其于未然,且勿见痰治痰、见瘀治瘀,应调气为先,兼之活血化痰,使气顺则津血顺,活血则痰化,化痰则津血行。

由于痰瘀胶阻病理反映了痹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痰浊瘀血之间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博结的密切关系,因而正确认识痹病,特别是经久不愈之顽痹,提供了新的治法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痹病的病因机制不是单一的,和正虚、外邪、痰浊瘀血等致病因子相关[3],本文只是探讨痰浊瘀血所导致痹病的特点。痰浊瘀血在痹病的发病机制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痰浊、瘀血的概念上亦逐渐广泛化,特别是无形之痰浊、瘀血,包含诸多的病理性产物,远远超过有形之痰浊瘀血的概念,使痰瘀同源、痰瘀相关的论点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痰浊瘀血导致的痹病往往病因互相交错,病机错综复杂,痰浊瘀血并见,病程较久,症状复杂怪异,诸多症状交互出现,病情多变诊治困难,其主要的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或脏腑亏虚,标实为痰浊瘀血并见。在治疗时要依据正虚和标实的偏重,决定扶正祛邪的侧重,做到标本兼治,痰瘀并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2].娄多峰.痹证治验[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20.

[3].娄玉钤, 娄高峰,娄伯恩.论风湿病病因—虚、邪、瘀 [J].中医研究,2008.211):16-18.

[4].曹玉举,李娜,秦涛.娄多峰教授治疗痹证经验[J].中医研究,2010.23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