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如何对瘀血痹进行辨证论治?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7113

有痰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象弦涩。

分析:瘀痰是指瘀血和痰湿两种病理产物而言。津液不行,水湿内停,则聚而生痰,痰湿内阻,血流不畅滞而为瘀。痰浊水湿与瘀血互结则为痰瘀。痰浊瘀血皆有形之邪,留阻于关节肌肉,瘀阻脉络,故肌肉关节肿胀刺痛;痰瘀留于肌肤,则见痰核、硬结或瘀斑。邪气深入,痹阻筋骨,而致关节僵硬变形,难以屈伸;痰瘀阻滞,经脉肌肤失于气血荣养,故肢体肌肤顽麻不仁;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为血瘀之象;而眼睑浮肿、胸闷痰多、舌苔腻等,乃痰湿为患之征。

痰瘀胶结证常见于肌痹、脉痹、心痹等病。

本证与瘀血闭结证、瘀热痹阻证、气虚血瘀证等都可出现瘀血留滞经络而致诸症。瘀血闭结证单纯以瘀血阻痹的症状为主;瘀热痹阻证则以瘀血征兼有热象为特点;气虚血瘀证可见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气虚证,属虚实夹杂证候;而本证则是以瘀血及痰浊并见为特点的实证。

治法:活血行瘀,化痰通络。

方药:阳和汤合桃仁四物汤加减。

鹿角胶12g  熟地30g  肉桂6g  炮姜9g  白芥子9g  麻黄9g  僵蚕12g  桃仁12g  红花9g  当归15g  赤芍12g  川芎12g

方中用熟地大补阴血,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助之,并配合肉桂、炮姜温阳散寒而通血脉;麻黄、白芥子、僵蚕助姜、桂以散寒化痰滞;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以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二方合用为痰瘀痹阻之良剂。因本证易与风寒湿外邪相合,流注关节肌肉,所以可酌加威灵仙、独活、木瓜以加强祛风湿功能。肉桂亦可改用桂枝,其温通血脉、和营通滞的力量优于肉桂,以助本方功效。对痰瘀互结留恋病所者,可用破血散瘀搜风之品,如炮山甲、虫、蜈蚣、乌梢蛇等。

临床尚可选用身痛逐瘀汤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