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7114
【辨证论治】
瘀血痹病总属瘀血痹阻经络而成。但瘀血痹的形成有病程久暂、轻重程度、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等的不同,所以临证必须辨清其具体瘀血证候,具体从如下方面进行着手。
辨兼病病位:瘀血痹虽然以瘀血瘀滞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经络为主,但其往往波及不同的部位,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可借此以辨证,确定兼病病位。如血瘀上焦则症见发脱不生、喜忘、胸背肩膊刺痛、目视不明、烦躁;血瘀中焦则症见脘腹刺痛、腹中胀满、胸胁疼痛;血瘀下焦则症见少腹硬满刺痛、谵语如狂,或大便色黑;瘀阻心脉则出现反复发作的心前区刺痛甚至剧烈绞痛;瘀闭肺脉则出现咳嗽、咯痰、喘促、唇舌青紫等。
辨病性寒热:瘀血痹的寒热与导致血瘀的原因密切相关。热证血瘀主要由热邪、温毒等病因所致,除瘀血痹的表现外,主要伴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热证的症候。寒证血瘀主要因感受寒邪引起,多见于血脉及肢体经络的瘀血痹病。除瘀血痹病的见证外,兼有畏寒喜暖、得热症减、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缓等寒证的表现。
辨虚实偏盛:单独的瘀血痹病,一般属于实证的范畴。瘀血痹病的虚证是指由于气虚不行、津亏不运及阳气衰微所导致的瘀血病证;以及瘀血痹病日久,伤耗正气,兼见气、血、阴、阳亏虚的情况。所以严格说来,瘀血痹病的虚证属于虚实挟杂的病证,临床除瘀血痹病见证外,还分别兼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典型特征,此不多述。
治疗瘀血痹病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具有调畅血行,活血通络,祛除瘀滞的作用。单独以血瘀为病机的瘀血痹病,治以活血化瘀并加以通经活络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原因或病理变化者,则需将活血化瘀治法按具体情况配合其他治法,才能更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瘀血痹病。常用治法参见第1卷·上篇·第6章“治疗法则”一节。
下面重点介绍瘀血痹常见10种证候的论治。
1.瘀血闭结
症状:肌肉关节刺痛,部位固定不移,甚则畸形,痛处拒按,日轻夜重,局部肿胀或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肌肤甲错或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细涩。
分析:外邪痹阻肌肤关节经脉等处,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血停聚;或疾病日久,正虚血瘀,不通则痛,故肌肤关节剧烈刺痛,部位相对固定不移;血瘀实邪聚集不散,故局部拒按;经脉痹阻,水停湿蕴,血瘀阻络则局部肿胀;湿聚生痰,痰气相结,故见硬结;瘀血阻络,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不欲饮;血行不畅,气血不能外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