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怎样管理类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09/11/26  浏览次数:6266

等的分。举例说明:如“虚”,从理论上讲,一病人虚到极致给100分,虚极轻给1分。“邪”和“瘀”也如此。虚、邪、瘀给分的客观化(即严格定量)是今后需要做的课题(具体牵涉到虚、邪、瘀三者分别所涉及到的内容分别给分)。现今临床只能依医者的经验进行估计,可称为定性(或虚为主、或邪为主、或瘀为主、或虚瘀为主等。以虚为主者,须进一步分析是阴虚为主或阳虚为主等等)。
  4.虚、邪、瘀三者总分的多少决定了痹病的临床严重程度;虚、邪、瘀三者程度不同,得分也不同,三者得分之比决定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即证候类型。
  5.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内共同存在着的虚、邪、瘀三者有着紧密的内部联系,相互影响。如虚与邪相互影响:正虚则易受邪,邪不祛则正不安,必伤正气。邪与瘀、虚与瘀同样如此。正因为如此,娄多峰教授在处方选药时特别强调“扶正勿碍祛邪,祛邪勿伤正气”(这里的“邪”可以扩展为外邪与痰瘀)。
  6.把握虚、邪、瘀三者分别所涉及内容的程度,制定高度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总之,凡风湿病患者,体内虚、邪、瘀三者共存。不同的患者,虚、邪、瘀三者的具体内容不同、程度不同;虚、邪、瘀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双向恶性循环,使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证丛生,顽固难愈;进一步深究,虚中的阴阳、气血、脏腑等之间相互关联,邪中的风寒湿热燥等之间相互关联,瘀中的瘀血、痰浊、气郁等之间相互关联;不管多么复杂的临床表现,也只是风湿病的现象、表象,其疾病的本质是“虚、邪、瘀”。临证时,只有透过现象(临床表现)抓住本质(虚、邪、瘀——风湿病的基本病机),才能执简驭繁,豁然开朗。治疗的关键在于打破虚、邪、瘀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虚、邪、瘀三者,某一项为主者较易治,某两项较明显者较难治,三项均明显者最为顽固。虚、邪、瘀三者分别所涉及的内容的治疗难易程度也不同。
  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直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应用这一理论,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风湿病,都能执简驭繁,比较轻松地把握住疾病本质,使组方用药得心应手,无失法度,疗效自然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