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09/11/26 浏览次数:6271
四、先进的中医治痹(风湿病)理论
痹病“虚、邪、瘀”理论由全国名老中医、著名风湿病专家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提出的。该理论揭示了痹病的深刻本质,代表了当代中医对痹病本质认识的水平。结合历史文献和临床经验,娄玉钤主任医师提出了现代痹病的概念: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气血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乘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这一概念由五句话组成。后两句是痹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后果。从哲学观点来看,这后两句是事物(痹病)的现象、表象,而不是其本质,真正的本质应该是前三句。前三句中,第一句属内因,强调了正虚;第二句属外因,强调了邪实;第三句属病机(病理),预示“瘀”是痹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痹必有瘀。
在这一概念中体现了痹病“虚、邪、瘀”理论的核心。概言之,痹必有虚、痹必有邪、痹必有瘀,或曰无虚不为痹、无邪不为痹、无瘀不为痹。而且虚邪瘀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为患,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从哲学的高度认识这一概念:现象(临床表现及严重后果)是本质(虚、邪、瘀)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一般是人的感官所能直接感觉到的,是事物(痹病)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
痹病“虚、邪、瘀”理论,科学、严紧、实用,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这一理论已被收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为了便于理解,用下图表示虚、邪、瘀三者的丰富内涵和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
示意图如下: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