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1 浏览次数:7867
方中水牛角、板蓝根清热解毒,配土茯苓解湿热之毒,赤白芍、牡丹皮凉血活血,生地黄凉血滋阴除痹,葛根解肌清热,丝瓜络通络。若热甚者加黄柏、连翘,表虚者加生黄芪。
4.风寒湿阻络
症状:关节肌肉冷痛、重着,痛处游走不定。或见关节肿胀,屈伸不利,阴天加重,得热则舒,遇寒加重,恶风畏寒。舌淡红或暗,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弦紧或弦缓。
分析:风性善行,走窜不定,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湿邪重着,阻遏气机。风寒湿互结,阻遏气血,经络不通,故见关节冷痛、重着、肿胀、痛处游走不定。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方药:蠲痹汤化裁。
羌活10g 独活10g 防风10g 防己12g 莶草15g 川芎10g 海桐皮15g 桂枝10g 海风藤20g 白芷10g 木香6g(后下) 甘草5g 当归10g
方中以羌活、独活、莶草、海桐皮、桂枝、防风、防己、海风藤、白芷祛风除湿;当归、川芎、木香理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风甚走痛甚者,加白花蛇10g、蜈蚣10g、甲珠10g;湿甚者,可加薏苡仁15g、苍术10g;兼寒者,可加制附子10g;肢体麻木者,可加甲珠10g、鸡血藤15g、千年健15g、乌梢蛇10g;上肢痛可加威灵仙15g、姜黄10g;下肢痛可加牛膝10g、续断15g;如关节渐肿,舌苔黄腻,有化热征象者,加黄芩10g、知母10g、丹皮10g、忍冬藤30g。
5.痰瘀阻络
症状: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肌肉肿暗,按之稍硬,肢体顽麻或重着。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黧黯,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瘀斑,苔白腻,脉象弦涩。
分析:痰饮、瘀血为有形之邪,留阻于经络、关节、肌肉,瘀阻脉络,故肌肉、关节肿胀刺痛;留于肌肤,则见结节、瘀斑;深入筋骨,致骨变筋缩,关节僵硬变形,难以屈伸;痰瘀阻滞,经脉肌肤失去气血荣养,故肌肤顽麻不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涩皆为痰瘀之候。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痰瘀互结,缠顽胶着,且有孰轻孰重之别。痰胜者,以化痰为主,兼以活血;瘀重者,以活血为主,兼以化痰。
方药: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化裁。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5g 没药6g 五灵脂10g 怀牛膝15g 地龙10g 羌活10g 秦艽15g 生川断30g 地鳖虫10g 香附15g 陈皮10g 法半夏1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