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新闻动态 >> 首页 - 新闻动态
历节病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1  浏览次数:7864

湿热互结,胶固难解,其病多缠绵。

治法:清热化湿,宣痹通络。偏于热胜者,以清热为主,兼以化湿通络;偏于湿胜者,以化湿为主,兼以清热通络。

方药:宣痹汤化裁。

石膏20g  滑石15g  防己15g  黄柏10g  晚蚕沙10g  连翘12g  薏苡仁30g  赤小豆15g  肿节风15g  忍冬藤30g  赤芍15g  地龙10g

方用石膏甘寒清热,黄柏、连翘苦寒清热燥湿,滑石、防己、晚蚕沙、薏苡仁、赤小豆等甘淡利湿,肿节风、忍冬藤清热通络止痛,不可触近加片姜黄10g、海桐皮15g

2.寒湿阻络

症状:关节或肌肉冷痛重着,痛处固定,触及发凉,阴雨天加重,遇寒加剧,得热则缓,畏寒喜暖,夜间加重。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或沉紧。

分析:因素体阴气偏胜,阳气不足,内有寒湿,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湿热阻络证候,久治不愈,或过用寒凉之品,损伤阳气所致。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疼痛,气血被遏,经脉不通,故关节冷痛,天阴遇寒加重;寒湿内盛,留于关节,故关节肿胀;舌淡体嫩苔白腻皆为寒湿之象。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兼以温肾阳以散阴邪,健脾气以化湿浊。

方药:乌头汤化裁。

制川乌10g  细辛3g  桂枝10g  莶草15g  白芍15g  干姜10g  茯苓20g  麻黄10g  当归15g  独活12g  蜈蚣12  甘草6g

方用乌头、细辛、干姜、桂枝等大辛大热之品,温经散寒除湿,乃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意。莶草、独活、麻黄祛风散寒除湿,当归、白芍活血通络,蜈蚣通络止痛,茯苓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乌头宜久煎,蜈蚣可研末冲服。本证为感受寒湿之邪,故用辛温燥热之剂,温经散寒除湿。

3.热毒阻络

症状:关节赤肿热,疼痛剧烈,触之发热,得凉则舒,壮热烦渴。或见关节肿胀,皮下结节,其色红紫,面赤咽痛,甚则神昏谵语。舌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分析:因素体阳盛阴虚有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留滞经络,郁于肌肤而化热,或受热毒所致。热盛化火,火极为毒,热毒交炽,流于关节、肌肤,血脉壅滞,痹阻不通,故关节、肌肉赤肿热,疼痛剧烈;热灼筋脉,故关节屈伸不利;热毒入营耗血,故壮热烦渴,神昏谵语,或见肌肤红紫、斑疹、结节;面赤咽痛,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皆为热盛毒炽之候。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宣痹。本证属历节之活动期重症,在清热解毒与凉血宣痹的比重上,要侧重清热解毒。

方药:清热地黄汤加味。

水牛角20g  生地50g  赤白芍各25g  牡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