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病因病机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5687

宣明五气篇》所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现代·刘渡舟等《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寒外束,风与血相搏,则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过逸,除引起正虚可致痹病外,还易引起痰浊瘀血内生,阻滞脉络,而发痹病。

3.病后、产后

指痹病之前患其他大病、久病,或妇女产后,导致正虚,成为痹病的发病原因而言。

1)病后:无论患何疾病,其本身即是机体内外环境失调的反映,病差之后,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为阴阳未和,二为正气亏虚,三为正虚邪恋。总之均使机体防御、抗病、调节能力下降,而易感邪致痹。如金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曰:“大率因血受热自己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痹病还可由它病直接转化而成。如清初·李用粹《证治汇补·痛风》曰:“有痢久两腿痿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槌,此亡阴也……切不可兼用风药,反燥其血,若足膝枯细而肿大者,名鹤膝风症。”

病后所致正虚,可有营卫气血、阴阳等不同,其为痹病的发病条件之一,但并非所有病后均发痹病。

2)产后:妇女以血为本。《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这里“数脱血”,除经、孕、乳外,以产后脱血更为突出。然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资生,血脱而气往往随之也脱,以致气血双虚,易感邪罹痹。清·傅山《傅青主女科》曰:“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阻滞,累日不散则筋牵脉引,骨节不利,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动履。”宋·陈自明《妇人良方》曰:“妇人鹤膝风症,因胎产经行失调,或郁怒亏损肝脾,而为外邪所伤。”古代医籍,多称之“产后身痛”。临床上所见产后防护不慎,引发痹病者甚多。

除以上原因外,正虚还可由饮食失调、外伤等引起,而成为痹病的发病因素。以上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正虚是致痹的内在内素

在痹病的发病机理中,一般说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正气不足之时,外来风寒湿热之邪才可乘虚侵袭肢体关节肌肉,使经脉闭阻不通,而发痹病。对此,前贤早有认识。《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痿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