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22 浏览次数:3259
病因病理
(1)病因
本病病因目前不明,一般认为与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SLE致病中起一定作用。40%SLE患者对日光过敏,紫外线照射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后者抗原性增强,成为SLE的诱发原因。某些药物和食物亦可参与发病。药物诱发者约占3%~12%,目前已知有30多种药物可诱发SLE。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及药物滥用现象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可能随之增加。近年来用生物制剂后发生自身免疫现象报告日益增多。文献报告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重组体γ-干扰素后发生蝴蝶斑、肾炎,抗双链DNA抗体及抗Sm抗体皆阳性(用药前阴性)。英国报告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后,也发生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还有因服用色氨酸4年而出现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这提示服药时间长短其影响也有所不同。
2)性激素因素:SLE好发于青年女性,但儿童和老年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睾丸发育不全患者常并存SLE。SLE患者不论男女均有雌酮羟基化产物增高。在SLE动物模型NZB/NZO鼠中,雌性鼠病情较雄性鼠重;用雄激素治疗可使病情缓解,而雌激素可使病情恶化。许多临床报告表明:SLE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增高,睾酮水平下降,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口服雌激素类避孕药也能诱发和加重SLE的病情,提示雌激素在SLE发病中的影响。
3)遗传因素:SLE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家系调查显示SLE的亲属中,患病的明显高于非本病患者的亲属,约10%~20%的病人中,其一、二级亲属中皆有同类疾病发生。导致宿主对SLE易患的遗传因子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在发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许多资料提示,在SLE患者群体中,都可出现HLA-A、B、C;DQA、DQB、DR、DP以及编码补体等几种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如SLE和HLA-DR2或DR3以及C2、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HLA-B8与DR3存在着连锁不平衡等。因此,SLE的易感性也是多基因显性遗传。另外,免疫球蛋白,病毒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的基因都可能参与其遗传发病过程。
(2)发病机制
虽然SLE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其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发病机理还是比较肯定的。许多动物实验资料表明:不同遗传背景鼠可有不同“SLE”表现,一个基因的差别可使临床表现有很大不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