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22 浏览次数:3262
3)肾脏损害:狼疮性肾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有以下共同特点:①病变多样性和非典型性,即同一病例不同肾小球及同一肾小球的不同节段,可以出现不同病变,各种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可互相穿插。②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常因大量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而变厚僵硬。③由于抗核抗体的作用,细胞核可固缩变性形成苏木素小体。④常有肾小球外的病变,如间质性肾炎以及肾的各级小动脉炎。⑤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多显示有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沉积,根据肾脏病变的不同病理表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6年对不同类型肾脏病变从组织学上分为6种病理类型,各型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特点见表
表
WHO分型 发生率% 病 理 特 点 |
正常肾组织 Ⅰ型 <1 用任何检查技术,包括光镜、电镜以及免疫荧光检查均未发现病理 学改变。 系膜增殖性肾 Ⅱ型 26 肾小球外观正常,病理损害只限于肾小球系膜区,光镜下可见系膜 小球肾炎 区有(Ⅱb型)或无(Ⅱa型)系膜细胞增殖,免疫荧光镜检查可见 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局灶节段性肾 Ⅲ型 18 肾小球损害已较显著,除系膜区外,可出现节段性增殖和局灶性 小球肾炎 坏死,上皮和血管内皮下可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可见核碎裂及组织 坏死。 弥漫增殖性肾小 Ⅳ型 38 肾小球有显著的细胞增殖,尤以系膜区最为突出,基底膜毛细血管壁 球肾炎 可呈不规则增厚并伴广泛坏死区,坏死区及系膜区可见到苏木素 小体,部分或全部肾小球可伴有上皮新月体形成。 膜型肾小球肾 Ⅴ型 16 肾小球基底膜普遍增厚,上皮下几乎可见到各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 炎 补体以及细颗粒状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硬化性肾小球 Ⅵ型 2 多具有Ⅵ型或Ⅴ型狼疮性肾炎的组织学表现,并同时伴有肾小球性或 肾炎 节段性硬化的病理改变。 |
4)血管病变:主要为急性坏死性血管炎表现,病变组织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