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正确认识SLE的病因病机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22  浏览次数:3261

中的小动脉和微小动脉,在血管壁可发生类纤维蛋白沉积,慢性期血管呈纤维性增厚和管腔狭窄,血管周围可有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也可出现核固缩和嗜碱性小体,但血栓形成不常见。

5)心脏病变:可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心内膜为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可在二尖瓣或三尖瓣上有一个或多个疣状赘生物,直径约13mm,多发生于顺血流方向的瓣膜表面上。疣赘本身为纤维蛋白伴坏死性碎屑,类纤维物质分解蜕变纤维母细胞。心肌炎时可有间质水肿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或有胶原性心肌变性、坏死和瘢痕灶,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如炎症侵及传导束,还可引起传导障碍。当心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时,可发生心包腔内积液,病变反复发生,可吸收、粘连、机化、增厚,最后导致心包填塞。

6)肺、胸膜病变:可出现急性肺泡炎、肺泡出血、肺泡壁坏死、水肿、透明膜变、纤维性肺泡炎以及间质性肺炎、间质纤维化、胸膜炎和胸膜渗出、血管炎、血管内膜增生等。其中胸膜炎最为常见,肺损害时可继发感染、梗死或贫血,细小支气管受累可有急性溃疡和灶性坏死,并伴有中等度浆细胞浸润和轻度组织细胞脱屑。

7)神经系统病变:一般比较轻微或无明显病变,脑的病变可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有纤维素样坏死,内膜增生,管腔内充以纤维蛋白栓子而发生微小梗塞灶。其他尚可见脑膜增厚、纤维化、弥漫性神经细胞减少,颅内出血等。皮质部、小脑和脑干均可有小的软化灶,软化灶吸收后可有胶质纤维增生。

8)脾脏病变:包膜纤维性增厚,滤泡增生,红髓中浆细胞增多,中央动脉出现特殊纤维化,周围出现又厚又密的同心状胶原纤维硬化环,产生“洋葱皮样”病理改变,为SLE组织病理学的特征之一。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