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5316
湿热痹之患,由于人体禀赋不一,盛衰各异,故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和湿热并重之不同。热重于湿者,因热重易耗伤阴液,易向阴虚证候转化,甚则伤及肝肾之阴;湿重于热者,因湿邪极易遏伤阳气,使寒湿更甚,故本证易向阳虚证候转化;湿热并重者,则易耗液伤气,常常向气血两虚之候转化。湿热病复杂而多变。因此,在临证中,应根据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详细辨识。并依据症状改变,参照有关证候的治疗方法灵活应变,随证治之。
治法:清热利湿,宣痹止痛。
方药:热重于湿者,宣痹汤加减。
石膏20g 滑石15g 防己15g 黄柏10g 晚蚕沙10g 连翘12g 薏苡仁30g 赤小豆15g 肿节风15g 忍冬藤30g 赤芍15g 地龙10g
方用石膏甘寒清热,黄柏、连翘苦寒清热燥湿,滑石、防己、晚蚕沙、薏苡仁、赤小豆等甘淡利湿,肿节风、忍冬藤清热通络止痛,赤芍、地龙活血祛瘀,疏通经络。若关节痛不可触加片姜黄10g、海桐皮15g。
湿重于热者,当归拈痛汤加减。
羌活15g 人参15g 苦参25g 升麻10g 葛根25g 苍术15g 炙甘草15g 黄芩15g 茵陈15g 防风15g 当归15g 知母15g 泽泻15g 猪苓15g 白术15g
方中苦参、黄芩、茵陈、知母等配泽泻、猪苓清热利湿,用葛根、升麻解肌清热,苍术、白术、甘草健脾以养肌,羌活、防风祛风胜湿兼助脾之升机,并有祛邪达表之用,当归活血养血通络。诸药相伍有清热除湿通络解肌之功。
湿热并重者,清化蠲痹汤。
藿香叶12g 佩兰叶12g 炒苍术9g 川厚朴9g 炙杷叶9g 杏仁6g 前胡9g 海风藤20g 黄芩6g 忍冬藤30g 金钱草24g 芦根9g
方中用藿香、佩兰、海风藤芳香化湿,散风通络,辟浊和中;配炒苍术、厚朴燥湿导滞,散风祛湿;杏仁、炙杷叶、前胡宣肺降逆,清热化痰;黄芩、芦根、忍冬藤、金钱草清热燥湿,淡渗利水。三焦同治,诸药相合,共行清化湿热、宣痹止痛之功。骨节疼痛甚者,方中去杏仁,加丹参、海桐皮。
中成药:湿热痹冲剂、二妙丸。
5.气血两虚
症状:遍身关节疼痛,肢体楚、麻木,时轻时重,甚则筋脉挛急,肌肉动。并有头晕气短、心悸、自汗等症。舌质淡嫩,苔白或少苔,脉细弱或强数。
分析:体质禀赋不足,妊期需大量气血养育胎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