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1 浏览次数:6006
鹤膝风
【历史源流】
《灵枢·经脉篇》就有“膝膑肿痛”的描述。元代危亦林强调本病的关键是肾虚。《世医得效方·鹤节》曰:“地黄圆治禀受不足,血气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乃肾虚得之,肾虚则精髓内耗,肤华不荣,易为邪所袭,日就枯瘁,少殆鹤脚之节乎。”《证治要诀》曰:“胫细而肿者,俗呼如鹤膝风。”《证治准绳》对本病有详细的描述,其曰:“两膝内外皆肿痛,如虎咬之状,寒热间作,股渐细小,膝愈肿大,名鹤膝风。”《景岳全书》谓:“凡肘膝肿痛,腿细小者,名为鹤膝风,以其象鹤膝之形而名之。”皆认为病因由“真气虚弱,邪得以深袭”而发。至清代《外科大成》、《医宗金鉴》亦从其说,认为外寒侵袭,瘀血凝滞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疡科心得集》则认为本病属虚劳类证候。因此《谦益斋外科医案》曰:“先后天俱不足,三阴亏损,督脉经虚,节强反折,腰痛足软,而为左右鹤膝,脾虚便溏,骨蒸内热,童劳之象已著,最难收效,只可缓图。”近代医学专门说及鹤膝风较少,大多附于历节、痛风而述。而鹤膝风作为俗名则流传至今。
【病因病机】
鹤膝风由禀赋体虚,调摄失宜,足三阴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或妇人因胎产经行失调,或郁怒亏损引起。小儿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虚弱,阴寒凝居于腰膝引起,非风寒所痹,现于外而知其内也。或因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膝肿大而胫枯。总之鹤膝风的形成以足三阴亏损为内因,风寒之邪侵袭为外因。
本病虽发于膝、肘关节局部,但局部病变往往影响到全身,早期不甚明显,在中晚期尤为明显。因其禀赋不足,三阴亏损,督脉经虚,风寒湿邪结于经络,血脉不流,阴寒凝滞,以致筋缩而股瘦,膝者筋之府,诸筋皆属于节,筋病亦归于节。邪蕴化热,则湿热壅阻,湿流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若失治或误治则邪陷深变,成为肿疡化腐证。然鹤膝风本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属虚,病久必损及阴阳,偏阳则为阳虚阴疽,偏于阴则可出现肝肾阴虚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