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娄多峰教授虚邪瘀治痹理论临床应用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7/31  浏览次数:4398

。中药守方继服7剂。812复诊:服上药后,肌肉针刺感、皮肤火热感均消失,双肘、双膝关节受凉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脉弦细,舌淡红,苔薄黄。之后又间断服用上方70余剂,并继续服用中成药以巩固疗效。至2007年初症状全部消失,药物全部停服,随访至今病未复发。

按:本案为行痹,证属风寒侵袭,气血循行不畅,病久正虚。从虚、邪、瘀辨证:邪、瘀较明显,虚居其次。邪以风寒之邪为主。治当祛风散寒,养血活血通络。以络石藤、老鹳草、青风藤、桑枝、羌活祛风散寒通络,祛邪为主;淫羊藿温阳,配合四物汤养血扶正;四物汤又配合全虫、香附活血行气通络;同时佐以郁金、川楝子理气疏肝,以达“气行血行”,诸症消失。

体会

风湿病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对其论治也较多。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样,辨证较为困难,古今多借用八钢、脏腑、病因、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每个医家又因习惯或认识不同,各有偏重。因此,临床上风湿病辨证混乱,针对性不强。一直未形成像六经辨证用于伤寒,卫气营血辨证用于温病那样,适合于风湿病自身规律的辨证方法。风湿病作为一大类疾病,既然有自身病因病理特点和演变规律,其辨证也应该有规律可寻。娄老经过对风湿病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虚、邪、瘀辨证,并经过临床反复验证,修改补充,渐形雏形,作为风湿病辨证纲领提出[4]。虚、邪、瘀三者既是风湿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病因病机,又是风湿病临床最基本的证候类型,以此作为痹病的辨证纲领,符合痹病的自身病变规律。临床针对风湿病虚、邪、瘀的病机,可分别采用扶正、祛邪、通络的治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论治,简便实用,可起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用虚、邪、瘀辨证方法,能够在繁杂的症状中抓住主要病机,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且便于掌握。

参考文献

[1]娄玉钤,娄高峰,娄伯恩.论风湿病病因—虚邪瘀[J].中医研究.2008,1.211):16-18.

[2]娄玉钤,娄高峰,娄玉洲.风湿病病机—虚邪瘀 [J].中医研究.2008,2.212):9-11.

[3]娄玉钤,娄高峰,娄云峰.风湿病的虚邪瘀辨证[J]. 中医研究.2008,3.213):5-8.

[4]娄高峰,娄玉钤.娄多峰论治风湿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7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