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娄玉钤教授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风湿病的经验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7/31  浏览次数:4653

、咽炎、肠炎等。

2.既病防深(恶化) 包括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正确治疗及综合治疗。《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明确提出了早诊断、早治疗。娄老师指出风湿病的发病过程即是邪正斗争消长的过程,疾病的发展,是病邪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变化的结果,因此早期积极正确的诊治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诊治越早,疗效越好,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可能步步深入,使病情越趋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了。了解和掌握不同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变化的特点,可使我们病初即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正确的治疗,避免风湿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对于没有合并内脏损伤和严重血管炎的患者,应积极使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不能一味追求止痛而单用止痛药物,必须尽早使用能控制病情进展的药物,具体到中医,不能单用袪邪药,而要时时注意顾护正气,如补肾、健脾、养血活血等,以遏制骨质侵蚀及病情的进展。针对风湿病的多因素、多属性的特点,为了能够早期尽快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娄老师强调早期即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明·张景岳《类经·论治类》释曰:“杂合五方之治而随机应变,则各得其宜矣。”“杂合以治”包括中医西医、内治外治、休息运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这一治疗原则应提高到与“辨证论治”同等地位加以重视。

3.慢病防残 风湿病病位在肌肉、经络、关节,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涉及五脏。病程迁延难愈,日久则成“尪痹”、“大偻”、“历节”、“鹤膝”等肌肉萎缩、关节变形;或痹病日久,复感于邪,内舍脏腑成脏腑痹而致脏腑功能不全;或病久导致精神障碍,可谓之“志残”。所以对于风湿病不仅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风湿病内舍脏腑,还要把预防残疾或减轻残疾程度贯穿于风湿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之中,把预防和康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娄老师经常讲:“我们治疗的是“疾病的人”,而不是单纯人的“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病人心理康复和机体功能的康复。”在给予风湿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娄老师经常会给病人开具运动处方,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