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右侧 0 0 19 12 0
从表2可以看出≥Ⅲ级的MAS组96-97例(>57.15%)FAS组12例(31.58%),MAS明显重于FAS。MAS骶髂关节炎左右两侧程度存在不一致,FAS则相同。
注:X线骶髂关节炎分如下4级:
Ⅰ:出现可疑模糊。
Ⅱ: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无变化。
Ⅲ:明显异常,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改变: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或部分融合。
Ⅳ: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融合。
3.讨论:
本文调查研究显示女性发病比男性晚。男女两性在病程、首发关节、外周关节受累数、发热及有虹膜炎病史者等方面大致相同,差异不大。而在实验室检测结果中,多项指标表现为FAS高于MAS,这与既往报道和我们在门诊病人中发现的不同,即在症状程度一致的情况下男性实验室指标较女性高。这可能与FAS患者住院比率小有关,即早期FAS患者一般症状轻,易忽视、易误诊,在症状较重的情况下才确诊住院治疗;而MAS早期易被重视,即使症状较轻也能确诊住院治疗。X线片中骶髂关节炎MAS明显重于FAS,说明在骶髂关节的破坏程度上男性要重于女性,但病情相对较轻女性AS的发病率与既往报道有逐渐上升趋势。通过研究MAS患者和FAS患者临床特点的不同,可以加深对AS的认识,对提高AS的诊断率,特别对提高FAS的诊断率具有实际意义。由于FAS患者发病较晚,病情较轻,早期病人较多,也就易被临床医生忽视而误诊从而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有关导致MAS患者与FAS患者临床特点不同的因素,目前尚未得到公认, 由于AS有明显的性别年龄相关性,近年来有不少人致力于研究性激素与本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但各研究结果并未能达成共识。有研究指出与职业、妊娠有关,与性激素、环境的关系尚有争论。笔者认为MAS与FAS的差异,在发病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摄片等多项临床特点都有较明显的不同,因此,考虑与性激素紊乱、男女人体构造、职业等多因素不同都有关联,这有待今后多中心、大样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男女两性AS发病率、病情严重性等方面的差异的原因的研究或许可从男女染色体构造及人体物质组成不同着手,这对进一步提高AS诊断水平,理解和阐述AS发病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娄玉钤.风湿病诊断治疗学.第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30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