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骨痹(肝肾亏虚挟湿)——强直性脊柱炎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08/9/26  浏览次数:2627

主要因素。患者,男,18岁,以腰髋僵痛,膝踝肿痛,发热为主症,属祖国医学骨痹范畴,患者幼年起病,肾气未充,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生髓,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故见腰髋疼痛。虚则卫外不固,外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故见腰髋僵痛。正气亏虚不能运化水液,湿滞肌肤关节则见膝踝肿痛。寒湿瘀久化热,湿热阻络,阴阳失衡,故见发热等。综观舌脉诸症,本病属骨痹之正虚挟湿型。正虚以肝肾亏虚为主,且以阴虚为主,故中成药给予舒督丸滋补肝肾之阴,壮骨蠲痹,扶正固本为主;理疗给予针刺、箱灸既可舒筋活络,又可扶正。下肢关节肿痛明显,湿邪趋下,故加着痹畅片消肿止痛;中药外敷(4+7)双踝消肿止痛;中频(Ⅰ+Ⅲ)双膝缓解疼痛。  中药以益气养阴之生地、当归、云苓、 白术、白芍为君扶正固本,狗脊、川牛膝补肝肾,走督脉为臣,薏米、木瓜、虎杖利湿消肿,丹参、鸡血藤、香附活血通络共为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在以上固本治疗的同时,配合西药英太青胶囊解热镇痛,硫糖铝片保护胃黏膜。液体给予清开灵针20ml静滴以益气养阴清热,头孢噻圬钠针2.0以消炎抗感染治疗。  患者为青年男性,脏器轻灵,对药物反应敏感,疗效相对明确,发热很快控制,关节症状明显减轻。但下肢肿胀较难治疗,考虑湿邪其性粘滞,缠绵难去,故中药治以祛湿消肿(下肢)为主之方:重用土茯苓、白术、木瓜、防己、菝葜、薏米等健脾利湿消肿之品,川牛膝、地风引药下行,蛇舌草、透骨草、络石藤、年健通络祛湿。后又加车前草、肿节风等利湿消肿之品,肿胀较前明显减轻。  同时告知患者了解自己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治疗信心,对自己和医院树立信心,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护,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综合理疗的合理应用,针刺、箱灸舒筋活络,中频、超激光、埋针止痛,中药外敷消肿止痛。中西医两种治法的配合应用,相互为用,共奏奇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