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2/5/25 浏览次数:6479
2.联系新病久病 联系新病久病实际,综合分析,是辨别风湿病属虚实、表里证候的依据之一。风湿病新起,多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阻闭经络气血,以“不通”为主,故多属实证。表现为肢体等部位疼痛、沉重、麻木、屈伸不利或肿胀,较少见虚象。根据邪气之偏胜,机体反应状态之差异,可见风气偏胜,寒气偏胜,湿气偏胜及湿热偏胜等。风湿病日久者,因其反复发作或渐进发展,经络长期为邪气壅闭,营卫不行,气血亏耗,脏腑受损,组织失养,则表现以“不荣”为主,多属虚证,正虚邪恋证及脏腑痹病。风湿病日久也可湿聚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互结,胶着皮肉筋骨,而“不通”,“不荣”俱现。症见关节肿大变形或肌肤顽厚不仁等正虚邪实证。
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此只指一般情况而言。临床上可由于它病之后,产后,禀赋不足等而感受外邪,初期即现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也可见久病缠绵,但寒湿久羁,湿热留驻,痰瘀胶结,虚实夹杂,以邪实为主者。因此,虚证实证的辨别,除联系新病久病外,更重要的是审证求因。
3.结合轻重缓急 一般说,病轻者正虚相对不甚,邪多在肌表皮毛,往往时作时止,病位不定,呈游走性痛,称之风邪偏盛,多为风寒湿证或风湿热证;病重者,邪气极甚,或正气大亏,痰瘀凝结,邪着筋骨,内合脏腑。往往疼痛剧烈,或筋缩骨枯,形衰肉消,痛处固定,关节畸形等,称之邪实,或正虚太甚,多为瘀痰凝结证,肝肾亏虚证,脏气衰损证。病缓者,病情相对稳定,证候转化较慢,此时多属虚实夹杂证候,或寒湿证候,脾肾阳虚证;病急者,病情紧迫,痛剧难忍,迅速内陷脏腑。多为热毒(伴高热,关节或肌肉红肿灼热,肌肤红斑等),或正气极衰的亡阳脱阴证候。
4.考虑患者体质 一般情况下,正常质者所见证候多视病邪而定,风胜者为风痹证,寒胜者为寒痹证,湿胜者为湿痹证;晦涩质者所见多瘀血证;腻滞质者所见多见湿滞证;燥红质者所见多热证;迟冷质者所见多阳虚证;倦*质者多见多气虚证,脾虚证,或气血亏虚证。
在风湿病诊断过程中,辨病和辨证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考虑。具体临证是先辨病或是先辨证,一般情况下,应该先辨病,在辨清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因为确定了病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推测出常见的证型。但是,在疾病本质反映不充分,一时难以作出确切病名诊断时,则应先辨证,这样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并且通过对证候变化的观察,有利于作出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病名。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