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2/5/25 浏览次数:6480
另外,有时也根据风湿病痹着经络体表循行的不同部位,命名为某经风湿病。如强直性脊柱炎,以腰脊僵痛甚则畸形为特征,称为督脉痹;痹着四肢内侧者称阴经痹;痹着四肢外侧者称阳经痹等。
紧绕痹着部位命名,拟作出中医病名诊断,其方法简明实用,便于操作,并有利于指导辨证施治,对了解风湿病的轻重及预后也有一定意义。符合对疾病的命名原则。西医对风湿病的分类也与之相似,如将风湿病分为颈椎病、关节炎、皮肌炎、腰肌劳损、。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采用病因及其他辨病手段对风湿病进行分类、命名,如分为风痹(行痹)、寒痹(痛痹)、湿痹(着痹)、热痹、虚痹、实痹、瘀血痹等。只是认为它们用于指导辨证,作为证候名较妥。
(二)辨证
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特色。辨证重于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和性质,是中医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机体的外部表现来推测内部的病理变化,而创立的诊断和治疗法宝,此极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是中医诊疗疾病最基本的内容。临床如何迅速、准确地对风湿病作出辨证诊断,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把握证候特征 邪实候:行痹者,痛无定处,四肢游走,上下左右无所留止,常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腻,脉多缓或弦;痛痹者,疼痛似掣,状如虎咬,痛有定处,局部发凉,得温得稍适,遇冷尤甚,昼静夜剧,舌苔白,脉弦紧;着痹者,重着痛疼,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甚则关节肿胀,苔多白润腻;热痹疼痛灼热兼有红肿,得冷则舒,关节周围或延及小腿部可见红斑,结节,或发热汗出,烦闷不安,口干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正虚候:阴虚者,肢体痛疼而局部常有热感,春夏重,秋冬轻,且形体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燥热,甚则盗汗,舌质红绛瘦小,脉多细数,女子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红;气虚者,肢体疼痛,疲软,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时时自汗,舌质多淡,脉弱无力;血虚者,肢体疼伴有肌肉麻木不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夜间多梦,舌质黯淡,脉多细弱;阳虚者,肢体疼痛发凉,昼轻夜甚,时时畏寒,四肢欠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甚则阳痿,舌质淡嫩,脉沉迟;肝肾虚者,肢体疼痛多在腰以下部位,屈伸不利,且腰膝酸软无力,或两目昏鸣,舌多淡红苔薄,脉弦细。瘀血(痰)候:痰痹者,疼痛部位多局限,麻木重着肿胀为主,可有纳少,腹胀,呕恶,舌苔腻,脉滑;瘀痹者,多呈刺疼,夜间痛甚,固定不移,局部皮间暗,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