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病因病机析义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09/12/9  浏览次数:256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thritis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历节、顽痹、骨痹的范畴,其致残率高,属难治性疾病。热痹型在病情活动期,属于常见的类型,治疗不及时,失治误治,病情发展较快。在临证、科研过程中,笔者对其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兹简述于次。

1 对热痹证的病因认识

   热痹的产生,多因禀赋素虚,调摄不慎,病邪复感,直接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寒湿三邪郁而化热;也可由脏腑功能失调,如阳热体质,或阴血亏耗所致;由风湿热三邪郁于关节、筋骨、肌肉所致,其主要病机为邪郁而壅,湿热闭阻,痰瘀互结。《素问·痹论篇》云:“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则指出,“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1·1 先天禀赋素虚 主要是指肝肾不足。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RA无论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肝肾不足是其共同的病变基础,肾为一身之根本。《素问·逆调论篇》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加后天调摄失当、房室不节、情志刺激、病后失调等,致肾气亏虚,甚则肾阴不足。阴虚阳盛,当致病之邪,壅郁于内,若热邪致病与体内阳盛之气相结则致病迅速,症状较重,而风寒湿邪也极易转化致热痹。尽管本病初起多以邪实为主,然此种邪实必兼有本虚的一面。风湿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RA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表现为与DR4和DR1相关。因此,先天禀赋不足是RA发病最根本的病因。

   1·2 阴血亏虚 阴血亏虚而致热痹,可由后天因素所形成,如妇人产后津血耗伤而患病者;或久病之后,精血暗耗,阴盛阳虚,复与致病之邪气相结者,邪壅而化热;由于久痹入络,瘀血阻滞,精血暗耗,易化热而成热痹。“女子以血为本”,肾精不充,则肝血不足,加之经、孕、胎、产皆使营血亏虚,冲任督带气血不足,外邪侵袭而发为历节。研究表明,RA的发病与性别因素亦相关,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4,每与女性的经、孕、产等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妊娠期间病情减轻,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RA患者妊娠与发病及病情活动的关系分析发现,妊娠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而分娩后1~3个月常有病情加重,也有不少病例是在分娩后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