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2/2/28 浏览次数:1813
4.中毒解救上 解救马钱子中毒,中药常用绿豆
综上,论定马钱子性寒,从诸方面看均与医理不合;称其性温,则群疑冰释,所以笔者认为马钱子性温。
5.《本草纲日》等论定性寒的原因 推究《本草纲目》论定“马钱子性寒”的原因在于:该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就是说在《本草纲目》以前,人们对马钱子的应用尚少,还没有积累足够的治疗经验,不可能象麻黄、黄连、常山那样,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如《本草纲目》称之无毒,就是明显的错误。另外当时李时珍也并未能将马钱子与木鳖子从形态上区别开来。在此条件下论定马钱子药性,则难免不出现错误。纵观《本草纲目》马钱子条目的“附方”中,刊方仅4首(治喉鼻2首、治癍疮入目1首,病欲去胎1首)。所治喉痹及癍疮入目的确去属实热证。但方中马钱子分别同寒凉的山豆根、熊胆汗、轻粉共用,用量尚平。因此设想,假若马钱子药性属阳,亦当为温性;其非对病因而设,仅取之温通开闭,散结消肿,急治其标。后世也有用单味马钱子治疗热证,如《串雅内编》治喉风、《外科证治全书》治流火、《樨灵本草》治疗牙痛等。但其都与冷水共用,道理与以上复方相同,皆寒热并用、清热解毒、开闭散结,治疗热毒壅遏证。此如同白虎桂枝汤中的桂枝,解毒蚀疮剂中的巴豆一样,并不能论定它们性寒。因此推测,由于《本草纲目》在药物学上的特殊地位,其后对马钱子应用也远无目前这样广泛,以致牵强附会,著书时因循旧学,使“马钱子性寒”之论沿用至今。
药性是药物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旨之谬,复水难收。河南风湿病医院国医大师娄多峰教授妄提谬论,称马钱子性温,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推动对该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