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瘀血痹的预后调摄及现代研究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2372

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④血管痉挛,唇及肢端紫绀,血栓形成,血管阻塞;⑤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等,或血性腹水;⑥月经紊乱、经期腹痛、色黑有血块、少腹急结等;⑦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者;⑧脉涩,或结、代,或无脉。

2)其他依据:①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②肢体麻木或偏瘫;③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活性降低;④腭粘膜征阳性(血管曲张、色调紫暗)。

3)实验室依据:①微循环障碍;②血液流变性异常;③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④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⑤血流动力学障碍;⑥病理切片示有瘀血表现等;⑦特异性新技术显示血管阻塞。

4)判断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血瘀证:具有主要依据2项以上;具有主要依据1项,加实验室依据2项或其他依据2项;具有其他依据2项以上,加实验室依据1项。

2.风湿病(硬皮病)的血瘀证机理的研究

①硬皮病患者具有肌肤甲错、皮色灰黯、毛细血管瘀张、关节不利,末梢苍白青紫、月经不调、舌暗瘀斑等血瘀证的表现。

②硬皮病患者具有微循环障碍:血流缓慢、微血管压力低、红细胞聚集、清晰度不良、管袢排列紊乱并减少、管袢迂曲畸形以及出血点等。

③血流图观察:上升时间延长、波幅下降、流入速度减慢、周围阻力指数增加、重搏波不明显或消失、血管反应性不正常。

④皮肤硬化,病理组织证明胶原纤维增生硬化、透明样变性,血管腔变窄或闭塞。

⑤硬皮病患者治疗前冷加压试验都表现低反应,倒错反应或双向反应。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临床好转的同时,冷加压试验记录也有明显好转或恢复,提示活血化瘀药物有调节血管神经的作用。也同时说明了硬皮病患者有血瘀证。(陈可冀  史载祥:实用血瘀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94

3.临床研究

临床上以当归补血汤、阳和汤、乌头汤、麻黄汤治疗瘀血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进行了相关的基础研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