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新闻动态 >> 首页 - 新闻动态
娄多峰和他在风湿病领域的“五个第一”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2/1/4  浏览次数:6556

事业!白天坐诊,深夜著书,历时数年,中国治痹史上第一部学术专著《痹症治验》问世。
  在《痹症治验》中,娄多峰既继承了古人治痹经验,又吸纳了现代医学理论,并与自己的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首次将痹症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对其病因、病机、症候、治则及方药作了较详尽的阐述,第一次强调瘀血的重要性。这标志着 “娄氏治痹理论”的初步形成。
  但娄多峰跋涉的脚步并未停息。1985年,治疗痹症的痹苦乃停、痹癃清安新药荣获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1988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消伤痛搽剂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新药。1993年,《痹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完成;同年,160多万字的《中国痹病大全》出版发行。1994年,《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出版发行。2001年,洋洋600多万言的《中国风湿病学》出版发行。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者。命运与机遇一次又一次被娄多峰抓住,也使他名副其实地走在了中国治痹的最前列。
  
  为掌握马钱子的用量,他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试毒。他说:“为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就是搭上命也值!”
  
  1979年春天,河南中医学院为娄多峰平反昭雪,一扫多年笼罩在他心上的阴云。
  1982年秋天,娄多峰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河南中医学院。
  不吸烟,不喝酒,连扑克、麻将也不打的娄多峰。从50年代初,立志治痹,就与痹病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痹病成了他唯一的嗜好。在原阳县工作时,为了减轻患者服用汤剂的麻烦,他萌发了研制治痹成药的愿望。但由于受环境、科研条件和经费的制约,只能小打小闹,土法上马,所研制的药品难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娄多峰重返中医学院后,根据环境条件、实验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条件的变化,已具备了用现代化制药设备、较大规模开发研制新药的条件。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学院和有关部门的批准,并首批选定了痹苦乃停、痹隆清安两种糖衣片剂研制。
  但在这两种片剂成药中,均含有剧毒中药马钱子。俗话说“马钱子,马钱子,马前吃了马后死。”那时,娄多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不用,因马钱子是主药,必然影响疗效;用,但用量是多少﹖否则,危害的是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时间不等人,不能再犹豫了!”娄多峰果断决定:以身试毒。
  在第一轮服药后的第三天,娄多峰就出现了头晕、腿软的症状,几次摔倒在地;第二轮服药后,又出现了腿颤,语言不清等症状。这可把老伴刘桂梅吓坏了,连忙把长子娄玉钤叫回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