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健康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健康报
娄多峰和他在风湿病领域的“五个第一”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3/12/18  浏览次数:11913

调到原阳县人民医院任院长。

   1979年5月,娄多峰感觉下肢发胀、大便不畅,跑到郑州一检查,是肛门长了瘤,刚动了手术,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他一摆手说:“不行,那么多病人在等着我,能躺得住吗?”3厘米深的刀口,鲜血淋漓,他用块纱布一堵,乘车50公里回到县里。当晚,一名叫铁良的18 岁小伙子,身高不足150厘米,体重仅27公斤,四肢大关节肿大、腰部僵直,经X线片显示,双侧骶骼关节已被破坏,双髋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功能受限。娄多峰一看,是强直性脊柱炎,属顽痹后期,经辨证施治,几年后,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铁良专程赶来,感谢救命之恩。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身高1.8米,体重65公斤的棒小伙子。

   在原阳县人民医院期间,娄多峰每天从晚上9点开始整理当天的典型病例,常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0多年的临床实践,娄多峰深感有关痹症的论述均散乱于医籍书海中,尚无一本系统的学术专著。于是,他萌生了撰写治痹学术专著的强烈欲望。但那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白天坐诊,深夜著书,历时数年,完成了学术专著《痹症治验》。

   但娄多峰跋涉的脚步并未停息。1985年,治疗痹症的痹苦乃停、痹癃清安新药荣获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1988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消伤痛搽剂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新药。1993年, 2万字的《痹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完成;同年,160多万字的《中国痹病大全》出版发行。1994年,《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出版发行。2001年,600多万字的《中国风湿病学》出版发行。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一次又一次被娄多峰抓住,他名副其实地走在了中国治痹的最前列。

   为掌握马钱子的用量,他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试毒。他说:“为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就是搭上命也值!”

   1979年春天,河南中医学院为娄多峰平反昭雪,一扫多年笼罩在他心上的阴云。

   1982年秋天,娄多峰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河南中医学院。

   不吸烟,不喝酒,连扑克、麻将也不打的娄多峰。从50年代初,立志治痹,就与痹病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痹病成了他惟一的嗜好。在原阳县工作时,为了减轻患者服用汤剂的麻烦,他萌发了研制治痹成药的愿望。但由于受环境、科研条件和经费的制约,只能小打小闹,土法上马,所研制的药品难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娄多峰重返中医学院后,由于环境条件、实验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条件的变化,已具备了用现代化制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