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风湿病与气血的关系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2/5/25  浏览次数:3913

邪恋、筋脉失养的气血两虚,及妇女产后受风的“血痹”证。代表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药用黄芪、白术、当归、白芍、桂枝等。

例一:吕某,43岁。患类风湿关节炎5年。多方治疗,往往初治有效,复治效罔。体质渐衰,易感冒。观其病历,多用乌头、羌活、青风藤等在克伐药。视其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细弱。上方化裁,服3剂痛减。守方月余,诸症消失,随访6年未作。

益气活血法:适用于风湿病气虚失荣,瘀血阻络的气虚瘀血证。代表方: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

例二:某女,38岁。手足及面部肌肤板硬4年,加重2年。多方治疗,效不明显。来诊时,面部肌肤不能捏起,张口困难,双手畸形、麻木,面色淡黯,体倦乏力,脉涩无力。用黄芪90,配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药。治疗3个月,面部肌肤可捏起,张口便利,双手麻木消失,关节功能改善。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风湿病素有瘀血,或痹久的瘀血阻络证。代表方:化瘀通痹汤(经验方)。常用药物:当归、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制乳没、炮山甲等。

例三:某女,50岁。手足关节肿痛10年。近3年双手畸形,皮色黯,关节刺痛夜间尤甚。久服雷公藤制剂,效不明显。来院服化瘀通痹汤3个月,关节刺痛消失,功能较前改善。

养血柔筋法:适用于风湿病肝血亏虚,筋脉失养的血虚证。代表方:四物汤加制首乌等。

例四:吴某,男,46岁。腰及右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痛麻3年,近半年尤甚,行难。来诊时伴头晕、面色萎黄,脉细。药用制首乌、白芍各30g,当归、丹参、怀牛膝、独活、寄生各20g,水煎服。6剂症失,行走如常。

理气活络法:适用于风湿病情志不遂,肝失疏泄的气滞脉络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药用:柴胡、郁金、香附、川楝子、元胡、枳壳等。

例五:刘某,女,34岁。全身关节肌肉疼痛1年余。服祛风散寒诸药3个月效差。依据其以憋胀、走窜痛为主,每情志不遂痛增,善太息,脉弦。柴胡疏肝散化裁。9剂症状悉除。

此外,尚有理气活血法、益气温阳法、滋补阴血法等。所以治疗风湿病离不开调补气血。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足自无顽麻也”。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