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发热诊断初探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09/11/17  浏览次数:2190

常以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为特征,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其中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意义较大,有助于诊断。RA患者,发热同时注意其各关节疼痛的特征,有常见特定部位关节畸形及相应X线表现亦不难诊断。炎性肌病(包括PM、DM)应做肌酶测定、肌电图检查,此外,皮肤、肌肉活检可为诊

断提供证据。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应注意相关血管炎症引起的血流障碍的症状、体征。近年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测定,为诊断血管炎提供了良好指标,资料中的2例就是依据P-ANCA阳性强烈提示诊断的。成人型Still病临床并不少见,易伴皮疹、肝脾大、关节炎,需与败血症发热注意鉴别,后者血培养可获阳性发现。

   2.2 发热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继发感染的表现 

虽然结缔组织疾病常以发热为首发,但还往往可能由于合并感染所致,并且诱发、加重原发疾病,此时鉴别发热是疾病本身症状,抑或继发感染成为问题关键,必将导致截然不同的治疗措施。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发热,是其处于活动的结果,必然表现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异常,典型病例诊断不难。由于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加之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继发感染并不少见,正如资料提示的有一般菌感染、结核菌感染及真菌感染,值得一提的是后二者更需临床注意。工作中注意胸片、PPD试验,不应简单、草率除外体内结核灶的存在,对于粟粒性肺结核更不应根据一次阴性胸片报告而排除。此外,还需注意体内,尤其深部真菌感染所致发热,在结缔组织疾病患者,此类情况多见,特别是大剂量、广谱抗菌药使用后发热者。

   2.3 发热处理的体会 处理结缔组织疾病发热时,无论是作为疾病本身发热,还是继发感染,切忌盲目使用退热剂,糖皮质激素或抗菌药,只有明确原因后果断采取有的放矢的治疗,才不贻误病情,获得满意的疗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