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活血化瘀药物在风湿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2/2/28  浏览次数:1546

活血化瘀药物在风湿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当归  甘、辛、微苦、温。归肝、心、脾经。本品气轻味浓,能走能守,入心肝能生阴化 阳、养血活血;走脾经能行滞气、散精微、化生补血。本品又辛散通行,且散瘀调 止痛。风湿病临床用之:血虚寒凝的肢体疼痛者,配桂枝、甘草、生姜、羊肉水煎服;瘀血风湿病者,配桃仁、红花、川芎等。其与丹参、鸡血藤二药均补中有活,风湿病各期均可应用,尤以血虚血瘀者首选,余称之“补血活血疗痹三姐妹”。其内服6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脾虚湿滞,便溏 者慎用。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本品善入血分,能通血脉、化瘀滞、去瘀生新,为调经、治痹之要药。《别录》:称之“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背痛、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由于其去瘀生新,行而不破,故有“丹参一味,而与四物同功”之说。具体应用于治瘀痹,多与当归、鸡血藤相伍。

鸡血藤  苦、微甘、温。归肝经。本品气味平和,守走兼备。能化阴生血,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推陈出新。有润而不燥,补血不滞,行而不破之功。为补肝血,通经络,治疗风湿病良品。如血虚,风湿入侵,经脉瘀阻而致肢体麻木疼痛者,可与桂枝、当归、独活、桑寄生配伍。《饮片新参》有“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风血痹症”的记载。由于其性偏温,阴虚火旺者忌用。临床常配当归、丹参。其内服煎剂用量多为930克,大量可至60

川芎 辛、温。归肝、胆经。本品活血通经,行气开郁,祛风除湿。其辛散温通,味清气雄,归肝入血,性最疏通,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能破瘀 蓄,通血脉,消瘀肿,止疼痛,祛风除湿。临床治疗风湿病,若风湿寒邪痹阻气血所致肢体关 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者,常配羌活、独活、薏苡仁;瘀血留致者,常配当归、丹参、鸡血藤、白芍等。其内服煎剂,用量为920克。阴虚火旺者忌用。

赤芍  苦、微寒。归肝经。本品性寒,主降泄,能泻肝火,解郁热,凉血热,散恶血,利水道,消肿痛。临床风湿病热者,波及营血,与生地、丹皮为必用之品,为凉血散血之要药。又配石膏、桂枝、知母、忍冬藤治湿热痹。内服煎剂用量为615寒痹者慎用。

牛膝  酸、甘、微苦、平。归肝、肾经。本品甘酸微苦,性善下行,好入肝肾,走而能补,可行血脉,消瘀血,破症瘕,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临床治疗风湿病,常与防风、独活、秦艽配伍,若湿热下注,两脚红肿,疼痛麻木,用之通利关节而止痛,常与苍术、黄柏配伍。其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