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22 浏览次数:1820
【病因与病机】
1.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
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迄今尚未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1)免疫机制:淋巴细胞浸润的性质为:早期病变主要细胞为携带球蛋白的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以后,当病变扩展时,T细胞成为主要细胞。本病病变早期,可能是致敏的B细胞和浆细胞,移行至病变区,引起组织损伤。其机理可能是淋巴毒性反应(ADCC),T细胞的聚集可能是淋巴细胞趋化因子,或炎性因子所致。也可能为组织抗原致敏,参与Ⅳ型变态反应引起。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免疫反应基因可能参与本病发病。原发性和继发性SS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本病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动物模型也支持遗传因素参与发病的观点。
3)感染因素:某些证据支持EB病毒在SS+RA的发病中起作用。
(2)病理
本病病变部位为泪腺、唾液腺及上呼吸道、口腔及食道上端的粘液腺。病理改变为腺体、小管周围淋巴细胞与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常伴有腺泡萎缩、小叶减少。严重时腺体为脂肪所代替,并有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在大唾液腺中有腺小管上皮增生、小管正常结构为“上皮-肌上皮小岛”代替,管腔变窄、闭塞。
其他尚有胸膜粘连、心包粘连、间质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轻度至中等度脾肿大、心肌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肾基底膜增厚、坏死性血管炎、肌炎、皮肤萎缩或硬化、全身淋巴腺肿大、食道与结肠溃疡、肺动脉硬化等而引起的病理改变。
2.中医病因病机
(1)病因
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本病属内燥范畴。干燥综合征起病于“燥”,“燥胜则干”,“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大热燥气之外邪,先天不足及久病失养之内伤,加之年高体弱或误治失治等,均可导致津伤液燥,阴虚液亏,精血不足,清窍失于濡润,病久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累及皮肤粘膜、肌肉关节,深至脏腑而成本病。
1)先天不足:本病多有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调。或素体阴虚,津液亏少;或素体阳虚,不能化水,津液不得上承,均可导致阴津亏虚,清窍失养,而发为本病。女子体阴而用阳,40岁以上女子天癸渐竭,精血亏虚,阴津不足,多因阴虚内热而伤津耗液,导致口眼清窍失养,经脉气血闭阻而多发本病。
2)后天因素:或为情志所伤,劳倦过度;或为久病失养,精血内夺;或为年高之人天癸将竭;或为误治、失治,如误用汗、吐、下法,或过服辛温升散之剂,或亡血失精等,皆可导致阴津不足,正气耗损,而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