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及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22  浏览次数:57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各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双链DNA抗体),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几乎周身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可能受累。肾功能衰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阴阳毒”、“阳毒发斑”、“蝴蝶斑”、“日晒疮”、“鬼脸疮”、“面游风”、“血风疮”等病证范畴。

【流行病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世界各地的患病率并不完全清楚。其患病率因调查者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诊断标准和种族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美国约为5010万;英国3.718.410万;澳洲土著52.110万,印度3.210万。我国SLE的发病率虽无精确统计,但据1984年上海市纺织职工3.2万人的调查,患病率约为70.4110万,广州邮电职工及桂城镇2.6万人的调查,患病率为30.1310万。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青年女性,患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男女之比约为18。北京对两个年龄组SLE患者进行统计男与女患病之比为:1439岁组1134059岁组14

本病老年人中(>55岁)少见,大系列报告约占总数10%。老年患者多发病缓慢,病情轻,发生严重肾病神经系统损伤者较少。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药理学的发展,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改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生存率近年大有改善。国外报道5年生存率90%10年生存率80%。我国分别为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