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邪实痹的预后调摄及现代研究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2054

【转归及预后】

邪实痹临床多见于痹病之初期、活动期、急性期。痹病初起,由于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轻浅,如能及时治疗,还能获愈。但是,如果初起失治或误治,或病后调护失宜,也可能造成病邪深入,由经络、肌腠而渐至于血脉、筋骨,以至进一步损害内脏,引起种种病变。

临床上失治或误治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种:

①痹病初起认为无关紧要,而失治,未能乘机体整个情况尚好、病邪尚在肌表之时驱邪外出,以致病邪深入。

②风寒湿邪多“杂至”,“合而为痹”。所谓“杂至”,即或先或后地侵犯人体,如居处潮湿,水中作业,乘雾冒雨或汗出当风、入水,先受湿邪,然后再受风湿之邪等等。湿邪粘滞缠绵,非同风寒之邪,一汗可解,医生与病者于此往往忽视,于是湿邪得以盘踞体内,成为邪气入侵的内应。

③病邪尚未驱之外出,或旧病初愈,卫阳不固,又再度或反复感受风寒湿邪。

④风寒湿邪在体内久留,可郁而化热,以至风寒湿热之邪,胶合不分,难以逐除。

⑤初起过用汗法伤正,使表里阳气受损,或不分虚实,不管新病久病,长期大量使用祛风燥湿散寒之药,以致劫伤气血津液。

⑥患者作息无规律性,不能劳逸结合,不能改善生活工作条件,对风寒湿邪之侵袭加以防护,加之房事不节,以及食饮偏嗜浓煎厚味,亦皆损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致正气驱邪外出之力愈来愈弱。

【调  摄】

首先应当注意防寒、防潮。特别是潮湿、寒冷地区更应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寒湿之邪侵犯人体。个人所应注意的,如劳动时汗出勿当风吹,里衣汗湿之后及时换洗;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便入水洗浴;垫褥、被盖,应勤洗勤晒,以保持清洁干燥等等;在感受外邪之后应积极彻底治疗,防止病邪内传;病情较重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由于邪实痹多系属不足之中的有余证,患者应加强个体调摄,如房室有节、食饮有常、劳逸结合、起居作息规律化等等。此外可视具体情况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抗御能力。

【现代研究】

1.痹病病因流行病学研究

娄玉钤报告:在河南省内随机选择的14个自然村(调查点),对16岁以上的居民调查,痹病患病率达14.1%,致残率达12.9%。病因统计显示:寒凉占总病人数的26%,受风占总病人数的12.6%,潮湿占总病人数的10.5%。病情加重因素统计显示:寒凉占总病人数的31%,受风占总病人数的7.6%,潮湿占总病人数的18.6%。这些调查结果充分证明了风寒湿为痹病的主要病因,同时与《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