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哪些综合治疗项目适合邪实痹?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2073

【综合治疗】

1.针灸疗法

1)冷针

风湿热痹

主穴:大椎、夹脊。

配穴:曲池、足三里、合谷、太溪、血海。

针温:0℃~10℃;留针时间:1020分钟。

2)脊针

风湿痹  取穴:主脊穴、腰1、胸1、新环跳。

3)斑雄丸天灸法

主治:风寒湿痹,肌肉、关节疼痛,肿大,或重着,或痛有定处,或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灵活。

取穴:病在上肢取外关、曲池、肩、大椎;病在下肢取解溪、悬钟、足三里、阳陵泉、环跳、膝眼;病在腰骶部取委中、次、肾俞。

药物:斑蝥(去头、足、翅)12.5g,雄黄2g,蜂蜜适量。

治法;将斑蝥、雄黄共研为细末,加蜂蜜适量调和制成如绿豆大小的粒状药丸。治疗时先用75%酒精消毒穴位,然后取药丸13粒放在2cm2胶布中间,每次取13个穴位,将药丸贴在穴位上。一般贴药约24小时揭去,穴位局部出现绿豆大小的水泡,一般不须特殊处理,47日水泡吸收结痂脱落。使用时每次以贴13个穴为宜,余穴可交错进行。一般隔36天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可休息24天。

附注:本法诸药有大毒,应用时慎防入口触目。局部水泡过大者,以消毒针挑破,挤出黄水,涂以紫色药水,再以敷料覆盖。

2.单验方

1)治风湿痹病:莶草30g,生薏仁30g,水煎服。(《实用中医内科学》)

2)治风湿痹阻证

①桑枝尖30g,淮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痹病论治学》)

②海桐皮12g,薄荷、川牛膝、羌活各3g,生地、薏苡仁各15g,五加皮、地骨皮各9g,水煎服。(《痹病论治学》)

③青风藤、海风藤、穿山甲、追地风、五加皮各30g,白酒500ml。一并装入罐内,隔水蒸煮1小时,去药留酒,早晚各服3050ml。(《痹病论治学》)

④红花、千年健、川芎、秦艽、桑寄生、川牛膝、独活、陈皮、五加皮、当归、木瓜、玉竹、生桑枝各等量,制成药酒,每服3050ml,每日23次。(《痹病论治学》)

3)治湿热痹阻证

①苍术9g,黄柏9g,忍冬藤30g,水煎服。

②桑枝尖30g,淮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③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④五加皮10g,忍冬藤30g,水煎服。

⑤海桐皮12g,薄荷3g,牛膝3g,羌活3g,生地15g,薏苡仁15g,五加皮9g,地骨皮9g。水煎服。

⑥桑枝30g,莶草30g,防风12g,薏苡仁24g,臭梧桐30g,秦艽12g,嫩柳枝10g,甘草6g。关节红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