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正虚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777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①典型的正虚痹病特征见症,如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抬举无力,甚则关节畸形。其疼痛以绵痛为主,夜间及劳累后痛甚,时作时止,对劳倦、季节气候,情志因素敏感,局部不耐寒热。肿胀按之凹陷,劳累时加重,麻木重着,休息后减轻,关节屈伸不利,甚则变形,局部肌肉萎缩等。

②伴有虚证的定性或定位症状,如神倦乏力,腰膝软,自汗,面白或潮红、心悸、头晕等。

③舌脉:舌质嫩,体胖或瘦小,色淡或红,舌苔薄或无苔;脉沉细弱或沉细数等。

④病程长久,经年不愈或痹病发病前有正虚,如产后、失血等病史。

凡具备第①项兼以下其中1项者,即可确诊为正虚痹病。

2.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尚应与痿证、虚劳等相鉴别:

1)与痿证鉴别:痿、痹虽同是肢体疾患,但二者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都不同:痿证以手足软弱无力,或患肢枯萎瘦削、不用为特征,严重者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但肢体关节一般不痛,且多发于下肢。痹病虚证,则以四肢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为主要表现。当然痹病后期,也可见到关节萎缩不用,但其仍多伴关节疼痛,且以四肢多关节为主。痿证的病机为五脏精血亏虚,无以灌溉周流,经脉失养,肢体痿弱不用;痹病虚证则为经脉气血痹阻,不通不荣共见。

2)与虚劳鉴别:虚劳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病因多端,多个脏腑受累,见于多种病症后期,临床以五脏虚损为主,其病位主要在脏腑,很少见关节肌肉疼痛等症。正虚痹病临床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变形为主。病因为正虚邪侵,经络“不通”、“不荣”。病变部位重点在肢体关节筋骨肌肉。五脏亏虚症状多在痹病中后期出现,为正虚痹的伴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