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园地 | >> 首页 - 科普园地 |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4746
【辨证论治】
本病的辨证论治:
明标本:分清标本,决定治则。本病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为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为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
辨虚实:本病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病初,多因外邪入侵,阻闭气血,以邪为主,如反复发作,邪气壅滞,营卫不和,湿聚成痰,血脉瘀阻,痰瘀互结,多为正虚邪实;病久入深,气血亏耗,肝肾损伤,以正虚为主,但临床所见有纯虚、亦有纯实,然更多见虚实夹杂,多证候相兼。治疗之时,依据虚实孰多孰少,决定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之法。但扶正大法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全过程。热胜多养阴以清热,寒胜多温阳以散寒,湿胜多健脾以祛湿,风胜多养血以熄风等。
分寒热:本病虽证型复杂,但不外寒热两端。历节多挟湿,故临床主要为寒湿或湿热两大证候,寒湿胜者以关节肿大、冷痛、触及不热,喜热畏寒,天阴加重,舌淡苔白腻为特点;湿热胜者以关节肿大、热痛、触及发热,舌红苔黄腻为特点。治疗中或清热祛湿通络,或散寒祛湿通络为本病治疗的基本治法。
审体质:体质的偏胜偏衰在本病的发病、证候类型、转归、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如阳盛或阴虚体质多热化而成热痹,阴盛或阳虚体质多寒化而为寒痹;血虚体质多患行痹;气虚体质多患湿痹。治疗时依据患者体质之强弱,在辨证施治基础上,或滋阴、或清热、或补阳、或散寒、或益气、或补血、或健脾、或祛湿,随证用之。
识病邪:本病的病邪有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之异,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如风邪轻扬,善行数变,其痛游走不定;寒邪凝滞,痛处固定,挛急痛剧,遇寒加重;湿邪粘滞,缠绵难愈,关节肿胀,重着楚;热邪急躁,易伤津液,关节红肿热痛,触及发热,身热口渴;痹多挟痰,又多挟瘀,症见关节痛如针刺、麻木、肿胀、变形、僵硬,舌暗苔腻等。往往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相互兼挟。
查病位:本病的病位,早期病轻,一般在肌肉、血脉、关节;继则筋骨、关节;中晚期病重,多在筋骨,甚则入脏。病在经脉、关节、肌肉者易治,治以散风、祛湿、温经、通络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病在关节、筋骨、脏腑者难疗,治以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调脏腑为主,兼以祛邪。
1.湿热阻络
症状: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晨僵、有重着感。发热,口渴不欲饮,步履艰难,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寒湿阻络证经久不愈,蕴而化热,或过用温燥之品所致。热为阳邪,阳盛则热,湿为阴邪,重
版权所有 河南风湿病医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时刻在线 豫ICP备17002169号-1
联系电话:0371-65591140 传真:0371-65591522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游览区南侧(大桥收费站西侧500米左右)
来院路线:G9路公交车,花园口社区公交站下车,向前步行170米路东到河南风湿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