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鹤膝风的预后调摄及现代研究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2284

【转归及预后】

1.转归

1)寒湿凝滞证:本证多见于本病早期,抓住这一治疗时机使邪不蕴郁化热,尤为重要。忽视或误治往往引起病情发展。此期尤应注意与其他病证的辨识,以便早期明确诊断。

2)湿热蕴阻证:一般出现在早、中期。由邪壅化热而来。鹤膝风多误认为纯阴无阳的阴证之候,但当邪蕴化热或肿疡化腐,可暂有阴转阳之见证。因此及时把握治疗,是截断病情发展的关键。

3)肿疡化腐证:本证多在中、晚期见到,邪陷已深,化腐成脓。应注意辨析其性质属寒属热。寒证有脓液清稀者,宜双补气血,使脓液增多,托邪外出使病情有所转机。积极治疗本证,对防止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可起关键的作用。若用消散、吸收毫无转机,应考虑手术处理,请外科及时会诊。

4)阳虚阴疽证:本证由肿疡化腐证发展而成,多在本病晚期出现。关节骨质已有破损,经治疗可使病情得到控制,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得治愈的目的。

5)肝肾阴虚证:本证在中、晚期患者较多见。根据关节骨质已破损的程度,采取扶正培本治疗多能控制病情。若系小儿患者,多为禀赋不足,宜着重从补益肝肾着手,尚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鹤膝风的转归与预后,与患者体质、正气的强弱、感邪深浅有着密切关联。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一旦遇有外邪、时邪侵袭或身体某部感邪(感染)均可诱发,使慢性病损变为急性发作。起伏不休,最后导致关节变形,失去关节活动功能而致残,给生活带来影响。及时积极的治疗,截断病情变化,对预后起一定的作用。

2.预后

鹤膝风发于单侧者轻,双侧者重,若左膝方愈,复病右膝,右膝方愈,复病左膝者,属险。《张氏医通》云:“若肿高赤痛者易治,浸肿不赤痛者难治。”又云“二三月溃而脓稠者易治,半载者溃则脓清者难治,误用攻伐,复伤元气,尤为难治也。”

本病一般多易反复发作,部分严重者易导致终身残疾。故患病后,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同时应注意调摄,重视防护,坚持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若关节肿大变形,骨质改变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肿疡溃出,脓水清稀形成窦道,迁延不愈,损筋坏骨,轻则致残,重则成为劳瘵而可毙命。

【调  摄】

①保持情志调畅,注意劳逸结合,是预防鹤膝风的重要内容,保护和增强人体正气,坚持体育锻炼,活动肢体筋骨,对关节功能保持一定的活动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②注意保暖防寒,预防感冒,使外邪不易侵入机体。对关节明显僵硬活动受限者,应适当控制其活动。

③结合防痨工作,对消瘦明显,伴低热、颧红者定期检查,避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