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科普园地 >> 首页 - 科普园地
产后痹--病因病机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8/14  浏览次数:1056

【病因病机】

产后痹是育龄妇女在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由于机体虚弱,气血不足,血虚生风;或寒湿之邪、痰浊瘀血互结,阻滞经络,复感外邪,内外相引所致。发病原因虽繁,归纳起来,可为外因与内因两类。

1.外因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产后居住潮湿之地,或分娩在春、秋、冬之季,室内过冷或过暖,衣衾被褥增减失宜;或产期在盛夏炎热之时,室内用空调、冷气、电扇消暑,皆易感受风、寒、湿、热诸邪,邪气痹阻经络而发病。

2.内因

《太平圣惠方》中云:“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役,动伤脏腑。虚损未复,为风邪所乘,风邪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羸乏少气,风气入于筋脉,挟寒则挛急也。”短短数言,道明了致发本病的内因。

1)劳倦内伤,气血不足,妇人在妊娠期间,需大量气血孕育胎儿,因之,易致气血不足。加之产后失血过多,或难产,或分娩时间过长,精力损耗过度;或产后恶露不净,气血再伤,肢体、肌肤、筋脉、关节、脏腑、骨骼等全身组织失于濡养。气虚则卫阳不固,血虚则阳无所附,风、寒、湿、热之邪极易侵犯人体。如产后正气未复,过早操劳,或冷水洗涤衣物,贪凉饮冷,过食辛辣、滋补;或产后室内过冷、过暖和潮湿,衣被厚薄失宜,内风易生,外邪易至,即发本病。

2)脾肾两虚:先天不足,形体失充;后天失调,肢体失养,则脏腑功能薄弱。体质素虚,加之妊养胞胎气血亏耗,或平时房劳、强劳过度,肾元亏虚,逢产后益甚,少感外邪即病。

3)肝肾阴虚:肾主水,肝肾同源。若肝肾阴虚,肝无以藏,筋脉无所主。逢产后气血大伤,肝肾阴液再度亏耗,筋脉失养;或阴虚生热,热而生风,外邪来乘,皆可诱发本病。

4)湿邪阻滞:素体丰腴,脾湿内盛,或贪凉饮冷太过,伤及脾肾之阳。脾虚运迟,肾虚而失气化,寒湿内生,阻滞经脉,痹而不通。正值产后气血不足,内外相引而成。若湿从寒化,湿阻寒凝,则成寒湿痹。湿邪蕴久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油腻、滋补之品,湿热内生,稍感外邪,则易形成湿热之痹。

5)热邪壅结:外感火热之邪,或本为阳盛之体;或血中伏火;过食油腻肥厚,温补过极,热从内生。热邪壅滞经脉,与外邪相合而发本病。

6)瘀血阻滞  产后恶露不下,或下之不尽而致瘀。故有“产后多瘀”之论。若产后恶露不净,瘀血留滞经络,或平时血热致瘀;或痰浊瘀血阻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