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著 >> 首页 - 科研管理V - 学术论著
“秋冬养阴”治风湿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11/10/31  浏览次数:1331

“秋冬养阴”治风湿

●杨林江  王新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即“冬病夏治”和“秋冬养阴”。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现在就谈谈“秋冬养阴”的话题。

   先说为啥要进行“秋冬养阴”?进入秋冬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变化随之收敛,就需要阴液的滋养。人们为了祛寒就温,会过食辛辣食物以及饮酒,居处近火避寒,这样就会消耗过多的阴液,就不能涵养阳气,就会产生“阴虚生内热”的病理状态。中医认为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阴液充足了,不但可以含包阳气,还可以不断为阳气补充营养,从而使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达到“和谐”的状态。

再说哪些病人适合“秋冬养阴”?“秋冬养阴”适合阴虚、血虚、虚热型等体质差、病程长的患者。例如:1.平素肢体关节隐痛,入夜尤甚,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阴虚患者。2.平素肢体关节酸疼无力,肌肤麻木不仁,面色萎黄,心悸失眠,气短乏力,女子月经量少等血虚患者。3.日常肢体关节疼痛,触之热感,形体消瘦,长期低热,盗汗,头晕耳鸣等虚热型患者。这类病人素体气血不足,或产后、病后,或痹病日久,气血衰少,正气不足,卫外无力,外邪趁虚内侵,痹阻经络,正虚邪恋,肌肉筋骨失养而发病。

最后说说如何进行“秋冬养阴”?风湿病多为慢性虚损性疾病,在秋冬季节进行合理的滋阴养血,如服用滋补类的汤药如六味地黄汤、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等,或行针灸治疗,辨证取穴,如针刺太溪、三阴交、血海、肾俞等穴位进行补肾养血等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预防。还可以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即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的火锅、白酒,以及温热性的补益类煲汤,而要多喝一些白开水,吃一些水果、青菜,如梨、香蕉、萝卜,或猪肉、鸭肉等,有条件的可服用一些药膳如甲鱼汤、银耳莲子汤等,以此补充体内的阴津。适当锻炼,以微微汗出为宜,不要过度以免汗出过多,耗伤真阴。对于阴血不足的风湿病患者,冬季避寒就温是重要的,但过食辛温的药食,经络虽然温通,而阳气也会有所耗散,所以疾病容易复发。一些养阴的药膳,如白芍、当归、熟地、枸杞,或黑芝麻、芡实、山药等,阳气温通而不耗散,病痛就会得到缓解。

总之,对于风湿病患者,秋冬季节进行合理的治疗调护,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