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须知
  • 就诊须知

  • 门诊流程

  • 住院流程

  • 医保管理

  • 来院地图

  • 来院路线

新闻动态 >>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院王维莉教授接受商报记者采访(2006-05-29)

来源:河南风湿病医院  更新时间:2008/10/9  浏览次数:3427

么自我如何初步判断干燥综合征呢?据了解,当口干、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或者近几个月或近几年逐渐出现龋齿或牙齿脱落的现象都应该怀疑干燥综合征的存在。预防此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水,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此外,患者还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定时定量进餐。饮食要清淡,忌吃油炸食品,还要多吃一些胡萝卜,补充体内必需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
  中医治“燥”方法多
  王主任说,轻微干燥综合征患者只需一般治疗,针对使用相关药物,注意口眼卫生,就可以了。要经常漱口(可以使用配制的中药或西药漱口水),睡觉时可以带眼罩,以便防止眼内水分流失,但千万不要对口眼使用激素,而当脏器损坏的时候就应考虑激素治疗。就西医而言,治疗药物种类较为单一,而如果使用中医治疗,则方法繁多。
  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副教授周全介绍,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证范畴,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输布失常。治疗上必须抓住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养阴润肺,开肺布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津液才能正常输布于全身,发挥其濡润功能。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治疗常用天冬,麦冬,南北沙参,石斛,桔梗,紫菀等。
  (2)清胃泻火,益胃生津。津液来源于水谷,水谷经胃的受纳腐熟后,传于小肠化为津液。若胃热过盛,消灼津液,津液生成不足,也可引起一系列干燥症状,临床上除口眼干燥外,还有面红烘热,口渴多饮,溲黄便干等症。治疗宜选用辛凉,甘寒之品,常用生石膏、知母、大黄、石斛、生地等。

(3)健脾化湿,益气升津。水液入胃,必须通过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化为津液,通过脾的升清功能将津液转输于肺而输布全身。若脾气虚,运化不及,水液不能化为津液,或脾的升清功能失常,不能输津于肺,均可致水湿内停,造成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输布失常而出现干燥症状。临床上除口眼干燥外,尚有纳差,腹胀等症,这时常用黄芪、太子参、山药等。
  (4)滋阴补肾,清热润燥。干燥综合征患病日久,形成燥结五脏时,应肺、胃、肾同治。常用药为生熟地、首乌、天花粉等。
  (5)祛瘀通络,疏通津道。由于干燥综合征为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因此临床上多有络脉淤阻之象,如紫癜,舌暗或有淤点,淤斑等。这时单纯用上述疗法,由于津液输布通道不畅,常疗效不佳。因此治疗上常用一些祛瘀通络之品,以使经络流畅,津液输布通道畅通。常用桃仁,路路通,丝瓜络等。
  虽然一些干燥症状并不能意味着干燥综合征,不必谈“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